首页 乾通互连 (B轮,成立于2008年)旗下企业雇员服务SaaS交付平台
售前服务:400-188-7007
劳资双方未签合同,核算经济补偿如何确定有效时间?

来自:Melon

发布于:2025-08-01 17:38:04
雇主易中小服务扶持计划 中小型企业应用免费开启,轻松上云链接全网服务能力
  • 用户头像
    来自:慕无 推荐回答
    未签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2~12个月的双倍工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年限计算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不再限定补偿年限(12年)。 基数:指劳动者在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劳动者的应得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用户头像
    来自:心想事陈 推荐回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时效及计算规则如下: 一、经济补偿时效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签合同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时,主张经济补偿金不受时效限制。 劳动关系终止后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1年 ,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双倍工资时效 适用时效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主张双倍工资的, 不受时效限制 。 劳动关系终止后,需在 1年内 提出仲裁,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计算规则 起算时间 :从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截止。 最长支付期限 :不超过12个月(即1年),以未签合同期间应得工资为基数计算。 三、计算基数 应得工资 :包含基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及所得税, 不包含年终奖等偶然性补贴 。 争议处理 :若无法核实工资标准,可按双方认可的实发工资数额计算。 四、特殊情形 满1年未签合同 :用人单位需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并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后不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总结 :未签合同的经济补偿时效根据劳动关系状态有所不同,双倍工资需注意时效起算和最长支付期限。建议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及时主张权益,避免超过时效。
按下Enter换行
共1页

更多问题

雇主易-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