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通互连 (B轮,成立于2008年)旗下企业雇员服务SaaS交付平台
售前服务:400-188-7007
员工存在严重过错,怎样界定才合理?

来自:Melon

发布于:2025-09-24 17:40:14
雇主易中小服务扶持计划 中小型企业应用免费开启,轻松上云链接全网服务能力
  • 用户头像
    来自:慕无 推荐回答
    界定员工严重过错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性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如频繁旷工、盗窃公司财物等。 后果严重性: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如实际的经济损失或商誉等社会评价类的损失。 主观过错程度:劳动者实施违纪行为的主观过错程度,如故意违反重要规定或严重疏忽。 重复频率:劳动者实施违纪行为的重复频率,如多次出现类似问题。 规章制度:企业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哪些行为属于重大过失,并且这些规定要符合法律要求和社会公序良俗。
  • 用户头像
    来自:心想事陈 推荐回答
    员工存在严重过错的界定需综合行为性质、后果严重性及主观状态。 违反用人单位关键规章制度,且造成重大损失(如企业资金损失、安全事故、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危及生产经营秩序。 损害结果需达到“超级严重”程度,例如导致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企业信誉受损。 存在 故意 (明知后果仍实施)或 重大过失 (因疏忽导致严重后果),需结合员工职业认知水平判断。 例如:财务人员故意错汇资金无法追回,或医生手术违反操作规范引发事故。 员工若具备相应职业技能或年龄认知能力,却未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损害,可认定存在重大过失。 如:操作员明知危险仍忽视安全规程,或管理人员对员工违规行为未及时制止。
按下Enter换行
共1页

更多问题

雇主易-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