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通互连 (B轮,成立于2008年)旗下企业雇员服务SaaS交付平台
售前服务:400-188-7007
企业采用劳务派遣,如何规避常见的用工法律风险?

来自:Melon

发布于:2025-10-14 18:10:24
雇主易中小服务扶持计划 中小型企业应用免费开启,轻松上云链接全网服务能力
  • 用户头像
    来自:龙在江湖 推荐回答
    用工单位可以通过审查资质证书、明确招聘主体、签订完备的劳务派遣协议、遵守岗位适用原则、明确责任承担、保护商业秘密等方式来避免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 审查资质证书 用工企业可以通过审查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书来确认派遣公司是否有合法资质。 明确招聘主体 用工企业在劳务派遣用工中,应当尽量避免自己插足招聘被派遣劳动者的过程。如为保证劳动者素质,一定要自己招聘,又要避免发生招聘主体不明而带来的法律风险,用工企业应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出具授权书,授权代为招聘。用工企业代劳务派遣单位招聘的,在招聘时应向劳动者出具授权书或披露其代理人身份。 签订完备的劳务派遣协议 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用工企业需要注意派遣协议是否“责权明晰”,在对派遣员工管理分工上一个总的原则应该是,用工企业负责劳动过程管理,派遣公司负责劳动关系管理,具体分工可以通过派遣协议及平等协商确定。 遵守岗位适用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第59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的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明确责任承担 被派遣员工致人损害和自身收到损害后,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分担不清是个大问题,其吟唱的法律风险不容小觑。实践中,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就、非用人单位原因而出现的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问题往往没有约定。原因在于大部分用工企业认为,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出现工伤等,用人单位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而由派遣单位承担。被派遣劳动者同时与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存在老我弄过关系和劳务关系,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共同雇主。在劳务派遣活动中,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共同获得劳动者未他们创造的共同利益。用工范围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取得劳动者劳动给付请求权,享有对劳动者从事具体工作的劳动过程管理权和劳动者成果的所有权等,这些决定了用工单位承担义务的基础。另外,对被派遣劳动者在派遣劳动中致他人损害或自认遭受损害的,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尽雇主之替代责任呢,对外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保护商业秘密 在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就应该把商业秘密条款规定进来,以条款形式规定派遣劳动者的义务,并要求派遣单位实施监督,否则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就是用工单位如何避免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最好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
  • 用户头像
    来自:心想事陈 推荐回答
    企业采用劳务派遣时,可通过以下措施有效规避常见法律风险: 一、严格把控岗位性质 符合“三性”要求 临时性:存续时间≤6个月; 辅助性:为主营业务提供非核心服务; 替代性:可替代因脱产学习、休假等无法工作的员工。 若岗位不符合“三性”,将面临行政处罚(每人5000-万元)及民事赔偿风险。 二、规范劳务派遣协议 明确双方责任 约定保密条款、工伤赔偿处理规则及解除劳动关系条件; 明确被派遣劳动者需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发生冲突以用工单位规定为准。 三、严格审核派遣单位资质 核实资质与支付能力 选择具备《劳务派遣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确保派遣单位注册资本充足、信誉良好,避免因支付能力问题引发纠纷。 四、规范用工管理 避免违规辞退 仅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的情形(如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等)退回员工; 书面告知员工规章制度,未履行告知义务仍需承担相应责任。 五、避免逃避用工责任 明确劳动关系主体 不得将长期员工以派遣名义外包,实际仍从事原岗位工作; 用工单位需承担与派遣员工实际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责任。 六、加强合同与权益保障 规范合同条款 确保劳动合同、劳务协议内容合法无歧义; 定期审查合同,及时更新以符合最新法规。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有效降低劳务派遣用工中的法律风险,保障劳动关系合规性6。
按下Enter换行
共1页

更多问题

雇主易-客服